失聪老人的就医指导宣传
发布时间:2018-09-10 来源:本站
老年人的听觉阈提高,称为失聪或耳聋。听觉产生的过程是什么呢?声音通过耳廓集声,外耳道传导,引起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运动至耳蜗前庭窗振动,耳蜗毛细胞受刺激后引起肌-电转换的信息传至各级听觉中枢,最后在大脑皮质引起听觉。产生听觉过程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老年人的失聪,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老人失聪的疾病有:
(1)耵聍栓塞:老年人长期未及时清理耵聍,堵塞外耳道,影响声音从外传入。
(2)外耳道炎症、肿瘤:外耳道炎症肿胀,肿瘤较大时堵塞外耳道,也可影响声音传播。
(3)大疱性鼓膜炎: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期,多伴有耳痛和听力下降,但一般不重。
(4)鼓膜穿孔:外伤或炎症引起鼓膜穿孔,影响鼓膜振动,从而至听力下降。
(5)中耳炎症、肿瘤:中耳积液或中耳新生物填充,影响听骨链运动及鼓膜振动,导致听力下降。
(6)老年性聋:指因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耳聋,在老年人中出现的、而非其他原因引起的耳聋。
(7)爆震性聋:爆竹、烟花等产生的冲击波,可导致听觉器官的损伤,引起短时间内听力明显下降。
(8)药物性聋: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某些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可引起耳蜗损害,造成听力下降。
(9)慢性疾病引起的耳聋: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某些血液疾病等都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
(10)特发性突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11)听神经瘤:耳鸣、耳聋、眩晕是听神经瘤常见的早期症状,可为一侧渐进性耳聋,初始表现为与别人交谈时只闻其声而不解其意,逐渐发展为全聋。总之,临床上有不少原因都会引起老年人的失聪,有些老年人觉得失聪随年龄增大是正常现象,不考虑到医院就诊,以致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张大爷1个月前出现了耳鸣的症状,时有时无,自己觉得对听力影响不大,就没有在意。1个月后,慢慢感觉耳鸣比以前加重,而且跟别人说话时总打岔,这才跑到医院去看。经过耳镜及纯音测听等检查,才发现听力下降了。那么,老年人在失聪前是否有一些早期信号呢?答案是有的。
这里就简单给大家讲一讲这些早期信号:
(1)耳鸣眩晕:耳鸣和眩晕常常是耳聋的最明显信号。出现眩晕、耳鸣或耳鸣明显加重时应当及时就诊,检查自己的听力状况。
(2)听力逐步下降:很少有患者自称听不见,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抱怨自己听得见却听不清。其实所谓听不清,就是听力下降了,也是很重要的耳聋信号。
(3)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面对面交谈时,早期耳聋的老年人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是近距离的交谈他们也常常难以听准。
(4)说话声音变大:有些老年人明显感觉听到的声音不够大,因此在自己说话时声音会不由自主地变大,看电视或听广播时也会把声音调大。
(5)听觉注意力的改变:部分早期耳聋患者感到自己听觉注意力的改变,如时间稍长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聆听对方的交谈上和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等。
今年春节时李大妈在路上走时,左耳朵被放鞭炮的声震了一下,当时就觉得左耳听力下降,伴有耳鸣,但是李大妈并没在意,心想过两天应该就好了,可是过了一周耳鸣声是小了,但是听力仍觉得不好,这才急忙到医院去看病。经过耳镜及听力检查,发现李大妈出现了神经性聋,根据她受到炮震的病史,诊断为爆震性聋,幸亏李大妈就诊及时,经过治疗后听力得以恢复。
所以老年人在出现听力快速下降时要及时就诊,因为只有在经过医生诊断确定疾病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果延误病情,有的疾病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或者治疗方式不当,引起别的疾病。
下面简单说一说,能引起听力快速下降的疾病:
首先,最常见的是突发性耳聋,即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三天以内;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有自愈倾向,但切不可因此等待观望或放弃治疗。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其次,是爆震性聋,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李大妈的这种耳聋。它是指受到猛烈的爆炸声的冲击后出现突然的听力损失,早期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或高压氧治疗,预后好。
第三,是外伤引起的耳聋,比如外伤性鼓膜穿孔。外伤发生后,患者会有突然的听力下降,治疗时早期是以保守治疗预防感染为主,部分患者是可以自愈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患耳不能进水,以免感染造成中耳炎。晚期不能自行修复者,可以行鼓膜修补术。
当老年人出现耳痛、耳漏(耳溢液)、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时,应考虑到医院的耳科就诊,患病老人就诊时尽可能让家属陪同。
耳痛系耳内或耳周疼痛,短期的耳痛多为炎性疾病所致。
耳漏系指外耳道积聚或流出液体,外耳道、中耳或周围组织的急慢性炎症、创伤、肿瘤等都可引起耳漏。少量黄色或棕褐色油脂样稀薄液体附于外耳道,多为耵聍腺分泌;淡黄色、透明、稀薄的液体,多为中耳黏膜浆液腺分泌物或从血管中漏出的血清,可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或中耳炎好转期;脓性溢液较多者,多见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若脓性不多而具恶臭者,有表皮样瘤(胆脂瘤)的可能。
耳鸣指患病老人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但其体外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随年龄增长,耳鸣患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耳鸣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描述有蝉鸣声、汽笛声、嗡嗡声、嘶嘶声和铃声等。有的耳鸣间歇性出现,有的持续不停,轻者安静时方觉耳鸣,重者扰人不安,生活和睡眠皆可受影响。老年人多合并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等亦可引起耳鸣,高血压者出现耳鸣加重,常示血压上升或不稳定,耳鸣也可为心脏病的先驱症状,故应引起注意。单侧耳鸣伴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还需排除听神经瘤的可能。
听力下降在老年人中随着年龄增加也逐渐增多,大多数老人也不会就诊,老年人听力下降可由听觉系统的老化或耵聍堵塞而引起,但是突然出现的单耳听力迅速下降,即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一般在12小时左右),少数可在3天以内,听力降至最低点。应积极尽早就诊,同时注意老人听力下降前是否有过度劳累、精神抑郁、焦虑状态、情绪激动、受凉或感冒史,是否伴有耳鸣、眩晕、耳内堵塞感等其他耳部症状,在排除其他引起突聋的疾病,如听神经瘤、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和脑血管意外等,突发性耳聋发病后1周内开始治疗的有效率高于超过1周者。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是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类复杂症状,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当然,除耳鼻喉科疾病可致眩晕外,它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及精神病科的关系也极为密切,门诊的眩晕患病老人中,仅有部分为前庭系疾病所致。与耳科相关的常见的眩晕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及前庭神经炎等。
在临床中,耳部的症状通常是一种或几种同时出现,当老年人出现以上相关的耳部症状时,则应尽早考虑到附近医院的耳科就诊。
当老年人发生突然的听力下降时,即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之内(一般在12小时左右),少数可在3天以内,听力降至最低点。患病老人应带好以往的就诊资料,及时到附近医院的耳科就诊,就诊时尽可能让家属陪同。患者要向医生详细说明发病前有无其他的全身不适感,有无过度劳累、精神抑郁、焦虑状态、情绪激动、受凉或感冒史,是否能回忆发病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当时从事的活动,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服药情况及控制现状,有无外伤史,除突然的听力下降外,有无其他耳部症状,如耳鸣、眩晕、耳内堵塞感、压迫感,与听力下降出现的先后关系,提供这些线索帮助医生尽早明确诊断。
医生根据患病老人的一般情况做耳科常规检查,观察外耳道、鼓膜情况,根据不同的病情还可能进一步做如下检查:①纯音听阈测试:确定听力损失的类型(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确定听阈提高的程度;②重振试验:此种现象见于内耳疾患,可作为内耳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③鼓室导抗测试:了解中耳功能状态及传导性听力障碍的特征;④耳蜗电图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对耳聋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⑤前庭功能测试:一般在眩晕缓解后进行,确定前庭功能障碍的程度。⑥瘘管试验:协助鉴别梅尼埃病、外淋巴漏、迷路炎和窗膜破裂等;⑦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和血流变学检查等,发现有无病毒感染、肾功能障碍和血液黏稠度等情况;⑧影像学检查:内耳道脑池造影、CT和核磁(必要时增强),用于发现内耳道及颅脑病变。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患病老人更好地得到医疗救治,尽可能的恢复损失的听力。
佩戴助听器的失聪老人,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以了解原来验配的助听器是否仍然适合自己,以求达到最佳的听力补偿目的。
需要定期复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力变化,一些耳聋患者的听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年龄的增长、周围环境、生活或工作状态、身体的健康状况等而有所波动,如复查发现听力有改变,且感觉到助听器此时的参数设置不适合自己(助听器的效果有变化等),则需要与验配师联系,通过验配师对听力下降患者的综合检查,以及助听器的检查和分析来作出有针对性的方案进行调整。
(2)初戴助听器的老人对声音反应的能力是在逐渐变化的,需要密切观察才能掌握,在佩戴助听器的过程中,总会有听某些频率的声音会感觉不舒适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对助听器进行程序调整。
(3)助听器性能的变化,一台原先调试合适的助听器,经用一段时间使用后,其声学性能不可能仍然保持在原有状态,必然要发生某些变化。就像所有检测仪器需要经常校正一样,当助听器性能发生改变时,需送专业机构进行检测调试。此外助听器每隔半年或一年,都要送到选配中心进行定期保养,由专业人员清洗助听器内部,以确保助听器处于良好状态。
因此,助听器佩戴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听力,监测助听器的性能和助听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发挥助听器的最佳补偿作用。
佩戴电子耳蜗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电子耳蜗植入者头颈部不可接受电疗、透热疗法及离子放射治疗。
(2)有些耳蜗植入部件被设计成可取出的磁铁和其他特性,可以耐受磁共振检查,
还有些植入部件属于不可取出的磁铁,不可以耐受磁共振检查。
(3)头部避免受伤,如头部受冲撞,可能会造成内部部件的损伤而出现故障。
(4)静电放电会损坏植入系统的电子元件或扰乱言语处理器的程序,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应将导线放在衣服里面紧贴皮肤,以减少带静电物体对导线的吸引和影响。
2)在佩戴耳机或言语处理器之前,请先触摸其表面,以使其与身体的带静电水平相平衡。
3)在他人接触言语处理器或耳机之前,一定要先触摸老人的手或手臂以平衡带静电水平。
4)对衣物、地毯、汽车坐垫等,使用衣物柔顺剂或抗静电喷雾剂进行处理。
5)下汽车时,用手握住车框或车门把手直到脚接触到地为止,这样可以放掉静电。
6)避免将耳机和言语处理器与电视屏幕或电脑显示屏接触,在调机时,调试人员应在电脑屏幕前使用防静电屏。
(5)不要在传输线圈上缠绕诸如毛线之类的东西,以避免造成传输信号的中断。
(6)更换电池时,一定要先关闭言语处理器,再开启电池仓。
(7)家属在帮助电子耳蜗使用者取下外部部件前,应先关机;相反,开机前,应先帮助电子耳蜗使用者佩戴好每一个外部部件。
此外,佩戴者还应注意电子耳蜗的保养:①储存:当不使用系统时,将其储存于原盒中,松掉耳机和导线,如长期保存,将电池取出。储存温度在5~50℃。②清洁:避免任何异物进入系统任何部件内,清洁外部器件时,可用柔软湿布擦拭。③干燥:洗澡或游泳时请勿佩戴外部器件,若环境潮湿或经常大量出汗可将言语处理器、耳机及干燥包一起放在附件中的袋子里或带有活性干燥剂的密封盒子里,经一夜干燥,湿气可去除。